以改革推動提升高質量發展能級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三 |
||
|
||
【按】在兵器工業集團上下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時刻,為進一步推動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深入思考、迸發智慧、凝聚共識,在全系統營造研究改革、謀劃改革、推進改革的良好氛圍,集團公司官微將推出5篇“兵工鋒評”,今天登出第3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作出明確部署,提出要“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其本質在于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能級,而能級的提升關鍵在于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約能力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核心要處理好“質”與“量”、“進”與“退”、“新”與“舊”、“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內”與“外”之間的關系。 以改革提“質”增“量”。質的提升是量的增長的基礎,而量的合理增長為培育新質提供了必要條件。改革既要為釋放增量破除障礙,也要為培育新質創造條件。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提“質”,“質”在產品、技術、服務、管理、人才和制度的突變性飛躍,“質”在安全生產、裝備質量、保供能力、創新活力、產業結構等方面發生的根本性變化。我們必須堅持以深化改革開路,堅持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里,跨越一道道“路障”,砸開一個個“突破口”,啃下一個個“硬骨頭”,努力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以改革勇“進”敢“退”。企業發展就是進進退退、進退交替的過程?!斑M”有進的障礙關口,“退”有退的制約因素,必須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保守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在戰略必爭領域以及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錨定的新興領域,實現“大踏步地進”。同時“退”是為了更好地“進”,對不符合主責主業定位以及屬于“十不準”范圍和“兩頭在外”的貿易業務,特別是對集團公司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沒有實質性貢獻的低質低效產業,要“勇敢地退”,實現“騰籠換鳥”。 以改革去“舊”煥“新”。新與舊是新興與傳統、新生與老化的對比,今天的“新”也許會成為明天的“舊”,今天的“舊”也可煥發成為明天的“新”。我們要以改革精神重塑軍民品產業體系,堅持走技術相關的產業發展之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構建新興產業矩陣、加強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壯大一批兵器特色產業集群和專精特新產業產品,構建引領兵器事業發展的軍民品產業雁陣格局,有效提升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軍民品互動良性發展。 以改革用好“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為我們獲得所期盼的確定性提供了可能,而“確定性”則為我們更好應對不確定性提供了保障。“兩個確立”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我們必須堅決捍衛“兩個確立”,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兵器工業“國家隊”“頂梁柱”“主力軍”作用。同時我們還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敢于擁抱“不確定性”,因時因地因勢制宜,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以改革在變局中開新局,以創新在驅動發展中開新路,不斷將“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將“未知”變為“已知”,為兵器事業行穩致遠提供強大動力。 以改革融通“內”“外”。任何事物發展都是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高質量發展必須處理好內外兩個因素的關系,堅持內因決定外因,著力練好“內功”,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沒有內功就難以駕馭外力,須知整合外部資源都是以一定的內功為前提的;但同時也要看到,沒有外力的加持,內功的發揮與修煉也會受到種種制約。我們首先要聚力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實現內在成長,激發內生動力,鍛造過硬本領,增強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堅持走開放路、改革路,我們所需要的創新要素在哪里,改革就從哪里著手,不斷增強集團公司集聚創新要素的能力,不斷提高集團公司創新鏈、供應鏈、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兵器工業實現發展能級大躍升。 |
||
關閉窗口 |
| ||
| ||
| ||
|